2025年10月30日 星期四

130回娘家 光陰的故事(1)54級90班報到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校友會慶祝母校創校130週年校慶,將在12月7日(星期日)上午辦理逢十校友回娘家活動。籌備會以"光陰的故事"向各級各班徵求老照片,有校園生活的精彩記憶、有畢業後相聚的回憶,看著照片看見時光的紀錄。希望成為回娘家當日的話題,看見光陰的故事!

5490班報到

作者:郭秀蘭(54級普師90班)

民國51年,五千多位少女報考省立台北女子師範學校,當時加上全省各地優秀的保送生,這一屆只有三個普師科班90班、91班、92班,還有一個幼師科班幼17班;四個班每一個學生都是菁英。

這一群菁英畢業後散落全省各地擔任老師,為台灣的進步默默地深耕基層。

在手機和社群媒體暢行之前,同學的連繫全靠書信,還有難得的同學會。每次相聚,暢談學生生活:老舊宿舍的摸摸、嚴格的教官、打靶、比賽......往事如影片一般的播放。關懷同學的變化,從新手教師的甘苦到談戀愛了沒?到結婚、家庭生活經營、婆媳相處之道、育兒經驗談、兒女婚嫁準備,又談婆媳相處之道只是角色已經轉換為婆婆,接著分享含飴弄孫的喜樂,照顧老人的辛勞。每次相聚,快樂因分享而加倍,憂煩因分擔而減輕。
54級90班的一首藏頭詩



同學在各地,聯繫不易,自從十年前,民國114年慶祝母校創校120校慶逢十校友回娘家後,我們90班出席的25位同學開始建立Line群組,保持實體和空中的聯繫,我們年齡增長、我們的體力衰落,許多同學成為獨居老人,但是我們依然感恩惜福享受黃昏的美好時光,珍惜延續的同學情。

今年雙十節,我從92班蔡昔同學處得知130回娘家的訊息,距離活動報名截止只有一星期,但是透過群組聯繫,我們班立刻報名了16 人,迅速收集資料,這一篇<54級90班報到>聊表參與和期待的熱情!

https://youtu.be/Rg7k-0JYVwc?si=0oTpo9CnVSXshvDL

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

130回娘家:倒數計時40天,邀請卡來啦!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校友會將於民國113年12月7日(星期日)舉行 慶祝母校創校130週年校慶逢十校友回娘家活動。今天民國114年10月29日,倒數計時40天!12月7日就是逢十校友回娘家的日子啦!

逢十校友回娘家活創始於民國98年,今年是第17次舉辦。

熱烈歡迎本年度逢十回娘家的校友:
畢業70年的44級大學姊,第二次逢十回娘家的32、33、34、35、36、37、38班和幼師5班校友
畢業60年的54級學姊,第二次逢十回娘家90、91、92班和幼師17班校友
畢業50年的64級學姊,第二次逢十回娘家忠、孝、仁、愛、音班校友
畢業40年的74級學長,第二次參加逢十校友回娘家忠、、仁、愛、音班校友
畢業30年的84級學長,也是第一次參加逢十校友回娘家的初教系、語教系、社教系、數理系、特教系、幼教系、音教系、美教系校友

倒數40天,邀請卡呈現給大家!誠摯邀請逢十校友回娘家!
注意報到的時間!
今年在校學弟妹也提供了節目共襄盛舉喔!



把時間留下來,咱們12月7日母校見!

信封裡裝滿濃濃的情意,
飄散各地的校友們,期待您回娘家!

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

20251028 理事長率代表參加台北市立大學退休教職員聯誼會餐會

中華民國114年10月28日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校友會理事長邱英平校長、常務理事瞿德淵校長及邱素珠總幹事代表參加台北市立大學退休教職員聯誼會餐會

博愛校區和天母校區的退休師長正式成立<台北市立大學退休教職員聯誼會>了!

這次的餐會設宴於交通方便的天成大飯店,共計有31位母校退休師長與會,除了有原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的師長出席外,還有8位是原任教於台北市立體育學院的退休教授,聯誼會名稱也正式更改為〈台北市立大學退休教職員聯誼會〉,代表兩校合併後,聯誼會的組織也一起合併,可擴大兩個校區退休師長的聯誼交流。
原來的台北市立大學退休教職員聯誼會的歷任理事長:黃萬居教授、王美芬教授、賴素卿教官都是勞苦功高熱心服務的師長,您認出來了嗎?
校友會邱英平理事長致詞時特別邀請所有師長參加12月7日舉辦的<130逢十校友回娘家>活動,讓出席的校友可以瞻仰師長們的風采,當面表達對師長們當年培育恩情的謝意!

邱英浩校長因為公忙,所以也特別請前後任主秘蒞臨參加。
特別感謝聯誼會賴素卿會長的邀請,讓校友會有機會能與當年教過我們的退休師長們再度聚會,同時也讓校友會能表達對師長們的感恩之意!餐會中也改選新會長,不出所料,熱心服務的賴會長繼續被大家推舉連任,我們恭喜她但是更感謝她!
大合照!祝福所有師長健康快樂!


























2025年10月19日 星期日

130回娘家 倒數50天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校友會將於民國114年12月7日(星期日)舉行 慶祝母校創校130週年校慶逢十校友回娘家活動。
   今天10月19日,倒數50天,總召吳慧琳學長在校友會第13屆第7次理監事會上報告籌備進度,各級各班代表也出席會議,分組報告籌備工作詳情並各組協調。



20251019第四次籌備會出席的代表有64級74級84級代表。
64級張仁惠、陳美郁,74級邱月素、吳煒增、汪明芳、鍾叡賜、吳慧琳、李俊儀、柯堪佩;84級張志文、陳璿文、陳弘偉、陳仁貴、吳文良、陳冠英、王珮琪、陳淑卿。


總召報告的內容有:
1.各級邀請的師長名單
2.各班報名人數和繳交活動費和募款的狀況。
3.表演節目已經確定,順序可在調整。各個節目練習時也請傳送花絮和照片在群組。
各班節目介紹仍顯單薄,請再豐富內容提供給司儀叡賜。演出時要提供背景投影片。
4.大會的伴手禮是<隱藏式床頭支架>。特價300元,歡迎加購。
5.大會的請帖內容和信封請校友會審核。
6.<<光陰的故事>>照片和影片請在10月底前完成
7.網頁呈現的有<電子藝文展>和<徵文>兩部分,請各班踴躍並迅速交件
8.個表演節目的器材、場地布置等,各組負責人和校友會確認以便支援。
9.12/6,全體人員下午一點到達中正堂進行正式彩排。 各表演節目如要走台,原則上可在上午十點後進行


130回娘家的Logo 是130和蒲公英,將在伴手禮、請帖、節目單等呈現。
130:母校創校130週年。

「1」 以綠色呈現,並搭配旗端状象徵「一期一會,干載難逢」。綠色意味著希望與新生,也代表數十年後同窗重聚,宛如再次點燃年少的熱情與純真。

「3」採用紅橙色的曲線,動感而熱烈,傳達「三種心意:有心、用心、真心」。這三份心意不僅代表同學們對彼此的情誼,也象徵籌備團隊對這場聚會投入的熱情。線條交織的形態,寓意彼此的生命軌跡雖各自展開,但始終在某個時刻再次匯聚。

「O」 以圓潤的藍色設計,代表圓滿與幸福,呼應「有O真好(有您真好)」寓意。藍色寧靜深遠,延續與情誼永恆的精神。
巧思的灰色倒影是
I Love You。愛大家喔!

蒲公英的花語是我在遠處為你的幸福而祈禱」。我們從母校畢業,如蒲公英一般飄送各地自信勇敢地落地生根,以堅持不懈的生命力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學生,我們校友與母校有無法割捨的情感。(摘自蒲公英花語)


130回娘家籌備團隊合影
總召吳慧琳學長說:
感謝大家,美好的相聚,越來越近;

昔日情誼,共同的期盼,即將實現!
加油!加油!倒數50天啦!

下次籌備會時間是11/16下午兩點整,感謝松山國小提供二樓帆船會議室,也請 大家務必出席,這是最後一次籌備會!






20251019 第十三屆第七次理監事聯席會議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校友會於民國114年10月19日下午於台北市立大學公誠樓405教室召開第十三屆第七次理監事聯。

校友會幹部群辦理報到,歡迎理監事會成員、130回娘家籌備團隊、131回娘家籌備幹部。

本次會議重點有三:
一、由理事長報告第六次理監事會議之後的會務工作成果,並預告即將舉辦的活動。
二、由130回娘家活動總召吳慧琳報告籌備進度。
三、歡迎131回娘家籌備團隊幹部

邱英平理事長首先報告自6月15日第六次聯席會議之後做過的會務:
一.會議和聯誼活動
1.20250608,130回娘家第二次籌備會在松山國小帆船會議室
2.20250615,頒發114學年度第一學期獎助學金。
3.20250615,聯誼活動<認識日本舞>由西川淑敏舞踊知家主講3.
4.20250708,130回娘家第三次籌備會在松山國小會議室
5.20250719,聯誼活動<玩氣球歡樂多>由林莉玲老師主講
6.20250908,130回娘家第四次籌備會在松山國小帆船會議室
7.20251019,130回娘家第五次籌備會在市立大學公誠樓405室
8.20251019,第13屆第7次理監事聯席會議在市立大學公誠樓405室
二.公共關係
1.20250518,至邱英浩校長之父公祭典禮致意。
2.20250607,參加母校114年度畢業典禮。
3.20250626,至蔡玲校長之母公祭典禮致意。
4.20250709,理至曾雪娥校長公祭典禮致意。
5.20250830,觀賞金門棠風舞蹈團在藝術館的公演
三.預告即將舉辦的活動敬請大家踴躍參與
1.20251108,聯誼活動參觀國家鐵道博物館
2.20251116,130回娘家第六次籌備會在松山國小帆船會議室
3.20251206,130回娘家活動彩排和各項會前準備
4.20251206,第13屆第8次理監事聯席會議,各項會前準備檢核
5.20251207,舉辦慶祝母校創校130週年逢十校友回娘家活動。
全體理監事依據回娘家活動工作分工表,與籌備團隊配對全力支援完成年度大事。

130回娘家活動總召吳慧琳報告籌備活動進度和需要校友會支援的項目。
詳情請看連結


131回娘家活動籌備小組有了得力幹部
理事長邱英平特別邀請75級郭添財理事擔任131回娘家活動總召並感謝郭添財校長慨然應允。今天因郭添財校長家中有事,特別由75級各班代表出席。
出席的有私立中山小學丁一航校長、健康國小張禎娟校長、龍山國小陳培章校長、濱江國小蔡朝現主任。四位75級優秀校友分享131回娘家活動籌備過程果。
理事長並細細分享逢十校友回娘家活動的歷史、意義,應準備的各種事項等。

131
逢十校友回娘家活動正式啟動

理監事和會務人員全心參與會務,趁著會議時機快樂的分享近日生活,彼此關懷相互鼓勵!




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20250708 130回娘家活動第3次籌備會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校友會將於民國114年12月7日(星期日)舉行 慶祝母校創校130週年校慶逢十校友回娘家活動。
籌備團隊總召吳慧琳校長於114年7月8日召開第3次籌備會

第三次籌備會首先報告第二次籌備會的決議,
請各組報告工作進度、困難、需要解決的問題,
各班的班召分享號召同學參與--把人找回來---的作法。

感謝84級、74級各班各系的代表
130籌備團隊,讚!


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

20250423 理監事聯誼參觀中央研究院

 民國114年4月23日上午,大雨滂沱,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校友會理監事和台北市立大學退休教師聯誼會熱情不減,一起參觀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胡適紀念館、胡適故居,中午在蔡元培紀念館Trine&zen 餐廳用餐,下午參觀生態時代館。

本次活動由瞿德淵常務理事聯繫,請73級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顏世鉉校友推薦安排了參觀行程。

左上:兩位73級的菁英校友顏世鉉研究員和瞿德源常務理事促成今日的參觀。
大家先在中研院地標中顏郵局門前集合,顏世鉉校友先說明參觀三個館的用意。並且強調史語所歷史陳列館館藏的重要性和古物的地位。大家充滿期待!

歷史文物陳列館負責教育推廣業務的吳秀玲女士在門口迎接我們。
校友顏世鉉研究員介紹吳秀玲女士是首席導覽員。參觀完之後大家讚不絕口,經過她清晰風趣地介紹,我們深受古物吸引。
歷史文物陳列館大樓1、2樓的展品囊括該所歷年考古出土之龍山文化、殷商、周代、居延漢簡與臺灣史前時期器物,及其收藏之古籍、拓片、明清內閣大庫檔案與中國西南民族田野調查文物等,有「小故宮」美稱。史語所藏有數量僅次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的22件中華民國國寶,世界最完整的康熙遺詔、最多的甲骨文,以上各項珍貴文物皆曾於歷史文物陳列館展出。
受行程的限制,我們在館內只參觀兩個單元:內閣大檔案和殷墟考古。


內閣大庫檔案

導覽吳秀玲首先參觀內閣大庫檔案室,在清末朝代轉換之際,268年的清朝皇室第一手政府資料三十多萬件一度被賣入紙廠製造再生紙,有賴中研院第一任院長傅斯年先生極力奔走號召,才得以保存,沒有被絞碎、沒有被外國研究機構買走,否則研究清史就得到國外了!這三十多萬件的第一手資料包括聖旨、詔書、奏摺、貢文、試題、卷子、進士名冊、大學部文書、修書處文書、奉天舊文書等。聽了當初檔案是沒分類一綑一綑的,當任過文書管理職務的校友都不勝唏噓。而有幸親近檔案的研究人員爬梳之後一定有許多發現。



所謂<金榜題名>,我們看到兩個金榜
上圖大金榜高 92.8公分、長 427.1 公分是道光24年(西元1844年)武殿試的金榜,鉅大的篇幅張貼在城門口公開展示的。
下圖小金榜是呈給皇帝閱覽的,這份道光27年(西元1847年)的文殿試小金榜,高約 32.4公分 、長約 386 公分,題名的有231名。圖中這份榜單的人物大有來頭:第二甲三十六名是李鴻章、三十九名是沈葆楨是我們而熟能詳且影響歷史發展的人物 
我們紛紛分享當年看榜單的經驗!小編當年高中聯考放榜是到建國中學外牆上看榜單的。

聖旨

清宮劇看多了,奉天承運皇帝的聖旨是不會從袖子裡拿出來的。""是要公告全國張貼的。
清聖祖仁皇帝(康熙)遺詔,是一份大尺寸文件83.6x240.5cm,康熙皇帝生前回顧自己一生的成就頗為自得,文末第二行讚美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寫得清清楚楚,是把皇位傳給「皇四子胤禛。所以傳位四皇子改為傳位四皇子,真的是野史的想像!

殷墟

史語所於 1928 至 1937 年,在河南安陽殷墟進行 15 次大規模考古發掘工作,發掘出10座大墓與1200餘座小墓,挖掘出的甲骨文、玉器、青銅器、陶器、馬車....這些珍寶在戰亂年代輾轉神州大地,然後渡海來台幾經遷徙最後定居南港。
殷墟考古對商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目前史語所共典藏 2 萬 5 千多片甲骨,是世界上藏有殷墟甲骨個別單位中,精品最多者。甲骨上的紀載除了可以研究事件、研究文字、甚至對西元前17~11世紀出現在中原的動物形態也有新的發現。
從青銅器、玉器、兵器馬車上可以看出美感、創意、工藝還有文化的隱喻。我們環繞觀察國寶大理石梟形立雕(高34.1、長25.2、寬24.8公分,重24.3公斤)這隻貓頭鷹,眼睛又大又圓,嘴部尖銳,呈鉤狀,生動可愛。身體刻滿紋飾,頭和頸部是鱗形紋飾,胸部有獸面紋,翅膀上有條盤捲的龍(或蛇)等紋飾。這隻貓頭鷹和石虎一樣,在背面都有豎凹槽,應該是用來嵌入木構建築,作為穩固及裝飾使用。

40號車馬坑裡,是一個龐大的車馬陣。有馬的骨骸、還有散架的馬車零件,經過拼裝做出1:1的商代馬車放在陳列館入口展示,這些考古所以對殷商時期的車馬器有深入的了解。網站上有有詳細的報導。https://museum.sinica.edu.tw/collection/7/item/934/

胡適紀念館和胡適故居

胡適紀念館 · 胡適故居.、廊道、擺設等格局,大體上仍保持胡適先生生前生活起居的原有風貌 · 陳列室. 展示胡適先生的著作、手稿、照片、遺物與紀念物,以及胡適在台的紀錄片。感謝文化大學歷史學博士岑丞丕先生的導覽,他對胡適先生的敬佩溢於言表。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享年71歲,他是鞠躬盡瘁,心臟病發作在主持中央研究院第五屆院士歡迎酒會時。他在外交、政治、學術有許多成就和貢獻,影響最深遠的是推動白話文運動,我手寫我口,促使全華人溝通、創新、傳遞的進步。

胡適故居,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製作了影片介紹。中央研究院有胡適有紀念館、故居、墓園三個參觀項目。胡適墓園在研究院對面的小山丘,因為天雨路滑今天不課前往在再次連結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網頁可以細看每件展出品的介紹。

午餐

我們爬了一個小山陡坡到達蔡元培紀念館的Trine  &zen 微風中研院店。
這裡林木環繞,環境清幽,還有戶外用餐區呢!
感謝邱邱總幹事,我們一週前就已訂好餐,所以餐點很快就送上來,服務員一上菜就徵詢總幹事這是哪位點的?總幹事就看詳細的清單再分派。
師長們以顏世鉉同學的成就為榮!優秀的校友!我們也與有榮焉!

下午參觀生態時代館,這棟緊鄰生態池的小建築內部設計暗藏玄機。主要展覽台灣生物的多樣性。今日展示主題是<蕨.響>四個主題:
台灣蕨類多樣性展全世界現生15個目、51 科的蕨類與石松類植物,臺灣就擁有15個目和38個科。非常美麗的蕨類標本的大展示牆和生態櫃非常吸睛。
海洋聲景研究展覽環境音生物音人為噪音所構築而成的聲音景觀,簡稱聲景。蘊含著許多關於生態系、棲地環境變動的許多訊息。海洋聲景研究是在海底設置台錄音機和一個專門用來感應水下聲波壓力變化的水下麥克風,就可以聽到海洋中的各種聲音。我們探頭進一個個圓洞俯瞰海洋內部景色並且聽聽鯨、魚、海底噴泉、船隻、海流的聲音。
蚊子主題展生醫轉譯研究團隊透過蚊子的研究,研發mRNA登革熱疫苗。全世界蚊子超過三千多種,台灣地區有125種,小小的蚊子製作成標本,可以透過放大鏡、顯微鏡觀察。
魚類耳石研究及生物多樣性主題展覽:一個個玻璃瓶裡彩色的透明的生物標本。原來耳石是位於硬骨魚類內耳迷路系統中的霰石結晶體,主要功能為協調魚類的運動平衡及聽覺。 除了是時間及環境的記錄器外,耳石的形態具有種的專一性,可當做魚種的鑑定依據,廣泛被應用在系統分類、漁業生物、攝食生態、古生物及考古學等研究領域。我們長見識了!
透除了四個主題,過展示的信天翁標本製作縮時影片捕魚不捕鳥三隻巨型海鳥標本櫃、淺山及院區常見鳥獸標本櫃,我們欣賞了栩栩如生的精美標本製作功力。為我們導覽的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蒐藏經理薛孟旻女士就有一手熟稔的標本製作功夫和深厚的生物知識。我們獲益良多!

今天又是豐收的一日,中央研究院是研究人員的殿堂,也是一般百姓可以親近學習的資源!很感謝德淵校長的熱心引薦及傑出校友世鉉博士的用心規劃安排,感謝理事長及總幹事的貼心籌辦與服務,這真是一場非常美好的知性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