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校友會慶祝母校創校127週年校慶,將於12月4日(星期日)上午八時起於中正堂舉辦逢十校友回娘家活動。籌備會以分享畢業後生活心得發起徵稿活動。期盼大家能欣賞到校友們不同的生命色彩!
在美國的另類體驗
作者:呂毓燕(61級忠班)
作者:呂毓燕(61級忠班) 與夫婿合影 |
民國80年,舉家移民美國。初至異邦,語言、生活習慣不同,所有的信件、條例、法規都是考驗,戰戰兢兢,生怕出錯。當時資訊不足,很多事都靠摸索,從錯中學。但也是一個嶄新的世界,也因此和兩個孩子度過一段難忘的時光。共同商量、分享、面對、解決,像母子,也像朋友。不用工作,只是全心陪伴照顧,看著他們成長茁壯,回想起來都是甜蜜。
前八年陪孩子就讀期間,周末在中文學校教課,也參加一些婦女會、社區團體的活動,設法融入當地的生活,從中學習到很多,也擴展了自己的視野。
民國88年世界日報新州辦事處新成立,需要工商記者,當時孩子已就讀大學,先生鼓勵我再次就業,也為了累積在美10年的工作點數,希望退休後能有醫療保險的保障,鼓起勇氣,轉換跑道,也開始了一段全新的旅程。
剛入行時,總覺得世界日報是北美最大的中文媒體,個人出去也代表報社的形象,[一定要做得更好],內心的壓力巨大。工作上,只能深入地去學習,比別人花更多的心力去摸索,被迫快速地進入狀況。去接觸新的東西譬如電腦、打字、去大量閱讀以深入了解各階層的背景。女師專的學習是整體性的、全面性的,但是對比下沒有特別的專業,尤其是英文,我的英文詞彙實在不足,又沒在美國唸過書,需要與外國人交談、溝通時困難重重,只有加強聽說讀寫的練習了。
我的臉皮薄又好面子,只能更努力辛勤工作,混著汗水、淚水,換成少許成果。這樣的磨練,有機會深入的了解各行各業,當要採訪別人時,自己需要先做好功課;提問時,要夠深入,也要讓被訪者能盡可能的詳盡解說,無保留的闡述,撰稿時要反覆思量、修辭與編排,如此才能完成一篇好的文章。採訪的過程我學到很多,對各個行業也比一般人有更深入瞭解的機會。
在美工作了20年,屆齡65歲退休。兩年後送別了母親,和先生搬到佛州享受退休生活。三年多來,因為兄妹五人都住得不遠,定期聚會話家常,分散各地的下一代也常回來探視我們,生活簡單、平靜、舒適,今年八月有了孫兒,晉升一級,成為祖字輩,才真正體會含飴弄孫之樂。
從母親的角色升級為祖母的角色,這是歲月的贈與! |
早年因為公婆還在台灣,每年難得的假期,總是安排返台探親,也沒有機會就近去中南美洲、歐洲等地去旅遊。但每次返台,另一個讓我感恩、感懷的就是同學們熱情暖心的招呼,大家歡聚、歡笑,從來都是零距離。先生也羨慕我們的同學情分,溫暖深厚。希望我們共同攜手,開心知足,走進我們的樂齡生涯。
61級忠班是我的港灣,同學們的溫情關懷讓我回到少女時光!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